他曾激烈顶撞毛主席和林彪,后为正国级,妻子超美也是党内高官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8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
1931年11月初,江西瑞金迎来了中央苏区党的首次盛会,即“赣南会议”,由中央代表团操办。会议误行了王明方针,解除了毛主席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及红军总政委之职。

在党内与军内职务尽失的困境中,毛主席转而专注于地方工作,成为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的主席。

自古以来,杰出人物常历经坎坷。毛主席亦曾三度痛失军权,他自述“三遭红军摒弃”:初于1929年红四军“七大”落选失权,再于1931年赣南会议被剥夺,终在1932年宁都会议遭撤销。

赣南会议结束后,毛泽东身心俱疲,携伴侣贺子珍及警卫人员,前往距瑞金约二三十公里远的华东山,隐居山巅古刹中调养身体。

此刻,红军正执行临时中央关于攻占赣州的决策。之前,苏区中央局商议攻赣事宜时,毛主席表达了异议,却未获采纳。甚至有声音强硬表示:“待赣州攻下,再与毛泽东理论!”

正如毛泽东所预见,红军攻赣州受挫,历经33日激战未果,反折损3000余将士,一师遭敌援兵围困。周恩来遂命苏区临时政府副主席项英赴华东山,恳请毛泽东出山引领战局。

随即,毛泽东迅速撤离山巅。尽管彼时他未担军中职衔,但凭借林彪、聂荣臻等人的支持,他以“国家元首”之名,在林彪统率的中路军中调度战事,毅然启用刚起义两月的红5军团,作为奇兵解红3军团之困。

毛泽东以其非凡智略,迅速化解了红军赣州面临的严峻危机,使局势转危为安。

随后,毛泽东主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洞察力,深思熟虑后巧妙布局,策划了进军福建漳州的战略行动。经周恩来同志批准,由他亲自指挥,落实漳州战役的详细部署。

漳州战役凭借精准的军事部署与灵活应变,取得了辉煌战果,不仅成功占领龙岩与漳州,还重创敌军第49师,俘获飞机两架,筹集巨款百万,逆转了红军赣州之役的颓势。

昔日,漳州位居福建省城市规模之次席,且在红军奋斗历程中,它首开先河,成为首个被红军成功占领的重要都市。

漳州战役的胜利,加深了红军将士尤其是高层领导对毛主席卓越军事才能的认同,进一步夯实了毛主席在党内军中的群众拥护与干部支持基础。

在成功攻克漳州后,毛泽东、林彪及聂荣臻三位领导人,率红军队伍至此,有幸与陶铸在此地会面。

陶铸当时担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一职,前来向毛主席做工作汇报。两年前,身为闽南特委书记的他,在漳州组建了首支队伍——闽南游击先锋队,后壮大至千余人,发展为红军闽南独立团。

陶铸谒见毛主席与林彪,恳请红一军团拨发两个连队的武器装备,旨在强化地方根据地的防御力量。

林彪拒绝了陶铸的请求,他阐明,尽管部队近期有所斩获,然而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,损耗皆颇为严重,亟待大量补给,目前尚无法为陶铸等地方部队提供充足装备。

陶铸闻言怒气冲冲,斥道:“你们只知向地方索取钱粮,却不思协助地方构筑根据地。我们需枪械时你们推三阻四,轮到你们要物资,我们岂会毫无难处?”

了解党的历史的人皆清楚,陶铸性情直率,言辞犀利。他来自湖南永州的祁阳县,该地民风据说颇为豪爽,居民性格多直爽不羁。

毛主席向陶铸阐明道:“我们处境确实艰难,半数战士缺乏枪械,只能依赖长矛大刀。每人携带的炒米仅够两歇之需,很快便消耗殆尽。”

陶铸斩钉截铁地吩咐道:“既然如此,你们各自再携带一斤熟米,伺机投入战斗,不容迟疑!”

毛泽东无奈道:“我们不妨从容探讨,军队与地方需深入交流,彼此扶助……”他又指引陶铸思考如何从根据地周遭敌营寻求破解困境之道。

尽管陶铸曾直言不讳地与毛主席产生冲撞,但毛主席以其宽广的胸襟并未介意。事后,他评价道:“陶铸犹如一头勇猛的牛,善用之,则能锐意进取,为革命事业开疆拓土。”

毛主席言行一致,对陶铸尤为赏识。岁月流转,经他亲自举荐,陶铸荣升中央政治局常委,跻身党和国家核心领导层之列。

陶铸性格刚烈,并非个例。曾志忆述,1937年寒冬,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及宣传部部长的陶铸,在武汉与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李克农发生冲突,甚至动手。

曾志在回忆录里叙述:某夜已至凌晨两点,陶铸仍未归。直至两点半许,楼下才传来敲门声,我匆匆下楼开门,见他满脸怒容,默不作声地上楼。我欲询问,却见他额上肿起如核桃般的包。“被特务袭击了?”我急切地问。他冷哼一声,怒道:“我与长江局的李克农起了冲突!”我大惊:这真是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……

陶铸前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寻周恩来,偶遇李克农。因互不相识,陶铸强行闯入且隐瞒来意,李克农为保机密阻拦,双方因此发生冲突。此后,每当提及此事,陶铸与李克农均会相视而笑。

夏明震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师党组织的引领者,彼时,朱德统率第一师,而陈毅则指挥着第十二师,共同书写革命篇章。

夏明震捐躯后,曾志续弦于蔡协民,他曾是红军31团的政委。不幸的是,蔡协民亦遭国民党拘捕并英勇就义。

陶铸是曾志生命中的第三位伴侣,他们共同育有一位女儿,取名为陶斯亮,这个名字蕴含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

新中国诞生后,曾志历任广州市委书记、广东省委常委及中组部副部长等诸多显赫职务,是女性高级干部中屈指可数的杰出代表。

陶铸于1908年问世,其父乃陶铁铮,曾深造于湖南南路高等师范学堂,在校期间即投身孙中山麾下的同盟会,亲历武昌起义,最终不幸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下英勇捐躯。

1926年,年仅18岁的陶铸成功迈入了黄埔军校的大门,成为第5期学员,与此同时,他的兄长陶自强也一同被录取。两兄弟并肩步入黄埔军校同一期,这在军史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笔。

陶铸积极参与北伐、南昌及广州起义,嗣后,他着手创建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与闽东人民武装。抗战期间,他在鄂豫地区引领抗日武装。其在我军中颇具威望,四大野战军内均可见其麾下队伍。

1942年间,陶铸于延安履职,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及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文书助手,肩负起了秘书的重任。

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,陶铸担任了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一职,他以其卓越表现赢得了林彪的高度信赖与倚重。

陶铸对北平和平解放功勋卓著。叶剑英与傅作义正式谈判前,解放军4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受命伪装潜入北平,先行与傅作义协商。途中遇空袭翻车,陶铸身受重伤,裹着绷带与傅作义会面。

彼时,傅作义仍处于犹豫之中,未毅然决定起义,陶铸与傅作义的磋商之路布满了重重挑战,异常崎岖。

此次会谈间,陶铸再度显露出他那火爆的性情,在那段独特的历史节点上,强硬姿态实属必要。多年后,他的警卫与秘书忆起,会场氛围剑拔弩张,会客室内争吵声震耳欲聋,拍桌之声不绝,众人神经紧绷,手指紧扣枪柄,以防不测。

努力终获回报,陶铸凭借坚韧之力成功说服傅作义,为谈判铺设了基石。接着,叶剑英接手与傅作义深入交谈,最终让北平这座历史名城完好无损地归入了人民的怀抱。

建国伊始,陶铸相继接替张云逸与叶剑英的职务,肩负起广西省委与广东省委领导的重任,成为这两地省委的核心决策者。

1965年初春,陶铸被委以重任,成为国务院副总理,次年,他又接过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重任,并同时肩负起了中宣部部长的职责。

1966年8月1日至12日,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举行,陶铸荣升中央政治局常委,跻身正国级领导行列,位居第四,仅次于毛主席、林彪与周恩来总理。

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导致中央对陶铸深感失望。1967年1月4日,陶铸被剥夺所有职权,政治旅途戛然而止,创下了正国级领导在位时间的最短纪录。

1967年8月,陶铸遭遇了更为沉重的打击。其兄长陶自强挺身而出,指控陶铸被捕后背叛了党,且是国民党的隐秘成员,潜藏于共产党内部。陶自强更声称,当年正是他劝诱陶铸走上背叛之路。

陶铸遭亲兄长揭露后,深受重创,连续数日食不下咽,目光呆滞。即便如此,他仍坚定信念,默念自语:罪名既定,我心犹赤,碧血丹心,哀愁终散。

1968年秋季十月间,陶铸经诊断确认罹患了脑部腺癌这一严重疾病。

1969年11月30日,陶铸与世长辞,他的一生在61载春秋后画上了句号,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1978年12月24日,北京迎来了一场庄重的纪念仪式,中共中央为彭德怀与陶铸两位先烈举办追思大会,正式昭雪其名誉,并将他们的骨灰安置于八宝山革命公墓,以示缅怀。

陶铸追悼会在故乡祁阳县举行之际,满怀对往昔深深自责的陶自强,内心极度渴望出席胞弟的缅怀仪式,却遗憾地被婉言谢绝。

陶自强随后精神彻底瓦解,不久罹患癌症。他自知命不久矣,便致信陶铸之妻曾志,恳求谅解。曾志沉默未应,倒是侄女陶斯亮心生怜悯,私下回信,宽恕了他。1982年7月,陶自强逝世,享年76岁。

于《松树的风格》一文中,陶铸言:“凡具共产主义风范者,皆应仿松树,无论环境多么严酷,皆能茂盛成长,坚毅奋斗,永不畏难退缩,永不向恶境低头。”陶铸生平,恰为松树精神的生动诠释,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,对革命理想坚定不移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盈多多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